110上學期 報名期間:2025/02/12 18:00 ~ 2025/02/14 10:00
以生活化的科學內容~ 透過親自動手操作實驗、觀察、體驗,讓小朋友更能理解《科學》!並以讓科學知識應用於生活上的《生活科學》!
|
課程 |
課程內容 |
1 |
救火小英雄 |
失火啦~!小朋友第一件事應該要做什麼呢?打電話報警、逃跑、還是收拾行李呢?我們藉由實驗,讓小朋友知道物體燃燒的三要素,我們更進一步讓孩子瞭解發生火災時,必須採取三步驟: 1.逃生; 2.報警; 3.撲救。 |
2 |
奇幻物質魔法 |
銅片可以切成小銅片,小銅片再細切…,最後到底是什麼呢?我們將開始幫孩子建構「微觀」的概念。由物質的組成談起,並以許多有趣的實驗解釋「物理變化」、「化學變化」的不同,將可幫孩子釐清許多物質的基本觀念。 |
3 |
吸熱與放熱 |
化學變化中,孩子們最容易感受到的莫過於「顏色」、和「溫度」的變化。這堂課以「吸熱」、「放熱」的化學變化反應為主題,透過五個不同原理的實驗,讓孩子感受化學反應中的吸熱與放熱現象,同時介紹市售「發燒包」的原理並親自動手製作。 |
4 |
聲音的共鳴與共振 |
自古以來世界各國都有不一樣的樂器,也都能發出不同的聲音,而這些不同的樂器是以什麼原理發出聲音的﹖窗外打雷,或有人放鞭炮,甚或飛機飛過天空,窗子有時也會跟著吱吱作響?在這個單元中,我們將進一步探討聲音的特性,由實驗來引導孩子瞭解聲音的共鳴與共振。 |
5 |
可愛的小單擺 |
很多會擺來擺去的東西,像時鐘店裡的老爺鐘、公園裡的鞦韆、遊樂場裡的海盜船、音樂教室的節拍器、禮品店裡的擺動玩具.....,這些會擺動的東西,每一次擺動的時間會一樣嗎?你知道怎樣可以使它們擺得快一點或者慢一點嗎?看過擺的舞蹈嗎?看過會心電感應的擺嗎?在今天這個單元中,我們將讓小朋友認識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和擺的原理有關、以及瞭解擺的等時性及影響擺動快慢的因素是什麼。 |
6 |
磁場與磁力線 |
由認識磁極開始談起,藉由磁力線的觀察,瞭解磁場的範圍,並簡單的認識地球的磁場與指南針之間交互影響的關係。課中將動手製作:一塊磁鐵所形成的磁力線黏貼起來成為「磁力線圖」,當作一個永恆的成品帶回家。 |
7 |
伯努力大作戰 |
我們將讓孩子利用『伯努力原理』來作些趣味的科學實驗,像是:會接吻的球、吹不掉的乒乓球、漂浮幽靈球、並自製有趣的漂浮小球花斗。 |
8 |
認識化石 |
由化石的成因和種類談起,讓孩子認識稀有的化石,包括厥葉、貝類、三頁蟲、魚、樹幹、海膽等億萬年前的古生物化石,並認識地質年代表、爬蟲類的來源。課堂中將為孩子帶來模擬的「挖掘化石」活動,由挖掘活動中認識考古的工具、挖掘的方式和化石的存在地層背景。 |
9 |
侏儸紀公園 |
課程中也將針對孩子們熟悉的恐龍作介紹,並為孩子帶來等比例縮小的「暴龍」、「三角龍」的頭骨模型,進而建立「食植性、實肉性」恐龍的特徵和生存時空背景知識。同時設計出許多有趣的遊戲:「恐龍大集合」、「牠們不是恐龍」、「猜猜恐龍在哪裡」、「史前動物對對碰」等強化對恐龍與其他史前動物的分辨,當然還會讓孩子親自動手的仿製恐龍牙齒模型。 |
10 |
溫度與塑性 |
藉由一開始塑形玩具的有趣活動中,讓孩子瞭解塑性是什麼,並經由驚險的燒玻璃管、熱熔膠和銲錫的實驗中,親身感受溫度和塑性的關係。最後在動手製作棒棒糖的過程中,讓孩子強化瞭解溫度可以改變塑性。 |
11 |
今天天氣好嗎 |
實驗規劃有「舉起書的氣球」、「瓶中的雲雨」、「雷公製造機」、「恐怖的颱風」等一連串的實驗,讓孩子由對氣壓的認識、進一步認識雲和雨的形成原因、打雷和閃電的成因。對夏日常見的颱風成因作探討。老師也將帶領孩子製作氣象的觀測的重要儀器—風速計。 |
12 |
指紋不留白 |
唉呀!柯南辦案時遇到麻煩了!有兩個嫌疑犯誰才是兇手?聰明的同學們要用什麼方法幫助柯南破案?沒錯!就是用「指紋辨識法」。教孩子利用「碘蒸汽法」、「三秒膠聚合法」來使指紋顯現,並由實驗過程中,認識「碘」的功能和性質,以及人類指紋的基本結構。 |
13 |
蟲蟲世界 |
讓孩子對周遭環境的昆蟲有初步的體認,從認識昆蟲、介紹昆蟲的構造等基礎,並知道如何辨識昆蟲。另外我們運用有趣的實驗活動:「奇妙的飛蟲」、「蟲眼看世界」、「蟲蟲護體神功」、「蟲蟲傳花粉」,來模擬昆蟲的習性、防禦以及如何傳授花粉等等,慢慢引導孩子瞭解昆蟲對生態的重要性。 |
14 |
燈泡電池手牽手 |
這堂課將從家中最常見的燈泡、日光燈談起,讓孩子認識它們最基礎的構造和發光原理,然後再利用特殊的電路教具,試試數個燈泡、電池可以有哪些不同的發光組合。探討電池的串併聯、燈泡的串併聯現象。實用而有趣味。 |